“我建议村里的志愿者在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达到一定积分后,可以兑换文化礼堂游泳馆的入场券。”7月10上午,记者在邱隘镇回龙村说事厅观摩了该村的团支部讨论会。像这样的讨论会每周六上午都会举行。
回龙村有户籍人口1700余人,35周岁以下青年377人,团支部共有团员35名。作为全市流动人口三大聚集地之一,流动人口有1.5万余人,其中35周岁以下外地青年有7000多人。在上级团委指导下,该村团支部积极推动团员及青年参加乡村全域治理,推进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在回龙村的贯彻和实施,并摸索出“四青四建”模式。
“四青四建”模式指的是:一是依托文化礼堂,设立了面向回龙、辐射邱隘的“青年之家”。场地总面积约2800平方米,拥有回龙说事厅、志愿服务站、文体中心等13个功能区块。现在除了村里的青年,还有周边企业的青年以及附近学校的学生,都会来“青年之家”参加活动。二是谋划“青年说事”,每个自然村都有一名青年代表,他们通过走访、微信等方式收集青年碰到的民生事、工作事、生活事。在“回龙说事厅”,6名青年代表将不定期召开“青年说事”,选出有意义的议题内容,并派代表参加村里的“周六圆桌会议”,讨论解决青年的“急难愁”。去年,由青年代表为主推动落实的议事主题就有8个。三是倡导“青年干事”,回龙村把组织团员及青年参与农村治理作为破题的关键,建立志愿服务队伍,让青年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比如581(我帮你)志愿队,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疫情防控等工作,被评为2020年鄞州区最美战疫志愿服务组织。四是坚持“青年礼遇”,团支部探索建立青年志愿者的积分礼遇机制,对达到一定积分的志愿者,实行文化中心健身馆的运动项目免费开放。同时引导辖区企业在春节、疫情防控等特殊时期,关心慰问表现突出的青年志愿者,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认可和关怀。
“下一步,我们将谋划‘青年说事’‘6+X’模式,6即6个自然村青年代表,X为回龙企业青年代表,进一步拓展青年代表人选,吸引更多本村及外来青年参与到乡村全域治理中来,聚焦环境整治、企业复苏等领域,推动团员及青年为美丽乡村建设贡献力量。”回龙村团支部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