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海上青奇兵”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大青岛的暑期社会实践即将结束。回顾这七日的活动,收获满满。7月2日,全体成员抵达活动目的地台州玉环大青岛,并参观了海上游击队根据地纪念馆、纪念碑、陈家大院和玉环碉堡遗址,该团边感受着大青的历史文化遗迹并从此开始了系列活动。次日,该团成员开展了志愿活动,具体进行了大青岛的基础服务及纪念馆景区讲解。大青岛村民对于这段历史了解,但是并不具备旅游景点讲解技能,为了更好的宣传大青岛红色文化,该团进行了对村民的旅游景点讲解的培训活动等。随后几日,该团分别进行了农活体验、渔网制作与体验、民间寻访探寻红色故事、写对联送“温情”、地图与宣传册的制作以及宣讲会等活动。
令人印象深刻的还属渔网制作体验,大青岛是玉环众多岛屿中的一个小岛,村民大多以打渔为生,渔业也是他们最为发达的产业,所以渔网的制作是保证顺利打渔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日,该团成员来到码头一处渔网制作修补点,两位村民正用裁缝机仔细的缝补渔网,村民拿着破损的渔网,找到破损口并与新渔网材料对齐,一针一线,不紧不慢,一张张修复好的渔网在他们面前呈现,这中体现的不仅是技艺娴熟更是一种“渔民精神”,这样的“渔民精神”也在深深的影响着实践团成员。于是该团也上手进行了操作,看着亲手修补的渔网,该团成员似乎也体验着渔民生活。
在这的最后一日,海上青奇兵成员对七日来的活动进行了总结。七日的活动团队成员贯穿着为“大青复兴”进行的“红蓝绿”的海岛振兴模式。“红色文化”指大青岛的红色历史文化,“蓝色海洋”指大青独有的海岛资源以及“绿色生态”的大青生态资源。大青岛的多方文化造就的大青精神值得海上青奇兵的每一位成员学习,七日的实践每位成员在活动中都有新收获,更是对自身发展的一次升华,该团在过程中挥洒的汗水也是对大青海岛精神的学习。最后该团成员撰写了科研报告,为这次的活动画上完美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