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宁波交响乐团将在宁波大剧院首演贝多芬第七交响曲,所以11月17日的《秋帆导读》贺老师的导读对象即是贝七。据贺老师回忆,2005年12月1日,他曾赶去上海音乐厅现场聆听了杨松斯指挥巴伐利亚广播交响乐团的贝七演出,记忆犹新,现在宁交也上演贝七,自是令人期待。2007年,三联《爱乐》丛刊曾经刊出贝多芬交响曲专辑,贺老师当年应约写了其中的贝七一文《搅动满天星斗之舞》,可见是与贝七有缘。
据笔迹判断,贝七完稿于1812年5月,其时乐圣耳聋加剧,爱情破灭,贝多芬心里已然完全失却欢乐的因子,但这首交响曲从根本上讲,依旧是乐观情绪压倒一切,是他向内开掘精神世界的一重写照,差不多也是他唯一的自救之道。贺老师认为,贝多芬的伟大,在于其作品的多种解读可能,不同历史阶段可以添加不同意蕴——纯粹精神的贝七更复如是观。贝七的表象大体是:第一乐章 稍稍持续地,活泼地,带有引子的奏鸣曲式,A大调,二乐章 小快板,自由的三部曲式,a小调,第三乐章急板,谐谑曲,F大调,末乐章辉煌的快板,奏鸣曲式,A大调,演奏时间,35分钟左右。
第一乐章,是个引子+奏鸣曲的结构,对话的内容,卡农的形式,引子近4分钟,以巨大的齐奏和弦始,带出两个主题,木管与乐队的对话绵延始终。呈示部及反复约5分钟,然后是1分钟的发展部,以及2分钟多的再现部。当然也可以这样听——卡农化的鼓点节奏,可以理解成乐圣的生命力悸动,延绵不绝,源源不断,在此背景上,一个宏大但简朴的主题自发地生成,演化,披发而舞,濯足而歌,不断升腾,直至日月同辉,星河灿烂,宇宙洪荒。
次乐章是个三段体A+B+A+尾声,且看第一部分A,先是第一主题,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合奏,第二主题,中提琴和大提琴合奏,此时低音提琴延续第一主题,成为陪衬,完成对位,然后对换角色,反向对位,力度逐步加强,并且达到一个悲壮的高潮。多么简单的主题,材料,但经过贝多芬之手,完成能量的质变,令人赞叹不已。第三、第四乐章,不妨视为一体,急板与快板,从胜利走向胜利,瓦格纳说,“舞蹈的极品”,克拉拉的父亲说——贝多芬疯了!贺老师认为,贝七也是简单的杠杆撬动地球的一个音乐例证,最朴素无华的材质,不着痕迹的演化,汇聚成不可估量的庞大气象,令我想到美国女诗人狄金森笔下流出的——
我们从来不知道自己有多高
直到我们站立起来
如果我们真心计划
便能触到苍穹
我们历数的英雄事迹
终将变得稀松平常……
下期预告,12月1日,柏辽兹的幻想交响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