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12547 作者: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团委 发布时间:2017/4/11 9:48:09
汉服,是汉族的传统服饰,具有独特的汉民族风貌性格,是中国“礼仪之邦”、“衣冠上国”风采的重要体现。为推广汉服文化,近日晚,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博雅课堂第三讲“汉服艺术及现代传播”讲座在阳明学堂顺利举行。宁波国风汉文化公益团队负责人史项杰老师任主讲,博雅课堂第二期全体学员、子衿汉服社等30余名师生参加。
讲座打破以往静态讲授的模式,现场师生或翠袖红裙、绮衣锦裳,或宽袍广袖、峨冠博带,或木钗布裙、白褂青衫...宛若穿越回了汉唐时代,通过体验式教学,学员们着汉服、学礼仪、传文化,整场讲座变得立体而又生动,充满了趣味。活动中,史项杰老师介绍了汉服与汉族的关系和渊源,并对汉服的历史、服饰结构、款式类型、配饰发型、特点、文化内涵、礼仪等进行了重点介绍和展示。通过体验,同学们对汉服的印象不再仅仅停留于投影仪的图片上。现场很多同学踊跃提问,展现了对汉服的浓厚兴趣。学校子衿汉服社的社员们也为现场师生即兴表演了一段汉舞,他们将汉服的薄纱与舞蹈的柔美结合,生动展示了汉服文化的意蕴深长。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儒家礼仪文化的必要组成。汉服体系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亲属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轻庶、重长轻幼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汉服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别贵贱的作用,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的礼服。汉服复兴是传统文化复兴的重要一环,是重拾民族信仰的重要一步,是挖掘汉民族身份的重要一目,希望同学们“始于衣冠、达于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