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慈溪坎墩街道建成区的北面,有一大片生态农业园,面积约1.2万亩,其中的1000多亩是大学生农创园,这是慈溪人社局、团市委、坎墩街道等多部门联手建立的大学生农创元。以80后为主力的现代农民在这里精心打造着自己的“聚宝盆”,首批8名大学生租种了400多亩土地,创造了1000多万元的年产值。
草莓、火龙果、无花果、月季花……顺着祝墩横路一路走,两边都是紧挨着的白色大棚,一眼看不到头,甚是壮观。与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耕种模式不同,他们常常在田头耕作,但更多的时候跑市场、跑客户、跑院所。对他们而言,市场信息、新产品、新技术和产品的质量一样重要,通过手机、电脑和市场保持同步、与客户保持沟通,才能带给农场更好的未来。他们比父辈更加有头脑、有闯劲、有雄心。
一、先谋而后动出成效
农创园的8位大学生,除了毕业于河北农业学校的孙永涛外,其他7位都与农业无关。坎墩瑞林果蔬农场的徐特佳毕业于计算机专业,从事电脑销售10多年,2011年才转向农业;瑞辉果蔬农场的徐凯凯学的是国际贸易专业,曾在市进出口公司担任经理助理,2015年才创立了瑞辉……先谋而后动,大学生“农创客”在创业前期都作了充分的准备。
徐特佳在转型前考量了整整两年,对市场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决定种植适合本地需求的红心火龙果;玫瑰半岛的陈速超通过月季百度贴吧摸清了月季花的市场特点才着手种植;慈壹佳果蔬农场的孙永涛在掌握院校里学到的农业知识的基础上,向多年的老农民请教草莓栽培技术;青庭花园的胡佳玲到上海、杭州两地学习专业园艺技能,主打体验式消费,倡导“家再小也可以有花园”。
现在,徐特佳租种了50多亩地,其中火龙果30多亩,实现了8万元的亩产值,为我市农民提供了一种高效种植模式;孙永涛的“慈壹佳”草莓在省第一届优质草莓评比中获得金奖,20多亩草莓实现了年收入50多万元;陈速超的月季花去年一年创收100多万元,通过网络销售的方式将月季卖到了全国各地……有勇有谋、有胆有识的现代农民已经成为高效农业的排头兵,正开辟一片片新蓝海。
二、新理念新模式促发展
“与传统耕种模式相比,我们的优势在于掌握更多的信息,包括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销售渠道的开拓等。”玉兰果蔬农场主胡金晶说。他和孙永涛都引进了省农科院培育的草莓新品种。徐特佳一直在栽培香蕉、莲雾、芒果等热带水果,正寻求有利时机向市场推广。徐凯凯则着眼于提高产品附加值,推出了无花果干、无花果茶、无花果酒。陈速超走的是特色路线,专门经营从日本、欧洲等地引进的月季花和绣球花。
在大家看来,网络的普及和信息的飞速发展给农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学生农创客建立了自己的微信群,形成了特定的客户群,平时有新活动新产品都会及时交流推广。徐特佳的客户八成以上是老客户。“我们农场不是简单地卖产品,而是基于品牌和信任度的营销,是一种理念的传达。”徐特佳把和客户的关系比喻为“朋友圈”,而不是一次性买卖。
除了纯粹的生产销售,休闲观光农业成为农创客普遍看好的经济新增长点。
在慈壹佳果蔬农场,孙永涛辟出1亩多地作为休闲区块,进行了简单装修和绿化,主要为前来采摘草莓的市民提供烧烤、品茶服务;在瑞林果蔬农场,五六个工人正忙着修整土地、搭建连栋大棚,这里将是休闲活动区域,用来举办派对、品咖啡、做手工等。“现在,大家都看好休闲观光农业,认为是今后发展的一个方向。所以,多少都投入了一些。”胡金晶告诉记者。
农业电商尚在起步阶段,由于农产品保鲜期短、运费高等问题,电商销售并不理想。徐凯凯算了笔账,一箱无花果寄到北京,光运费就要70多元,划不来。但是大家都认为电商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他们中,陈速超是最早尝到甜头的。玫瑰半岛的月季花销售六成以上靠网络。一盆月季花路上运输四五天不会影响花的品质,运费首重由农场支付,续重由客户负责。
三、齐心合力树品牌
规范化、精品化、特色化是大学生农创园的发展方向。为此,坎墩街道进行了详细规划和具体部署。今后的农创园将进一步扩大规模,引进多种适合种植的产品,丰富园区的多样性和观赏性,同时,每家农场立足具体实际,精耕细作,做出自己的特色,使整个农创园一年四季瓜果飘香、景色宜人,成为全市的样板和品牌。此外,培养优秀的农业人才,组织农场主到各地取经,并参加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培训。
无论是生产、销售,还是休闲观光农业,人气是关键。而要集聚人气,靠单打独斗是不行的。胡金晶说,这是大家的共识,只有整合资源,齐心合力把农创园建设好,才能有长足的发展。为提高整个园区的档次,年轻农创客们包干到户,开始了清洁田园的行动。整饬好辅助用房,绿化好田间小道,搭建起景观设施,在农场里营造出独特的文化氛围。而坎墩街道也将大力扶持这些新生力量,做好配套和服务。今年全街道将流转4400亩土地,重点对农创园进行规范提升。
坎墩的大学生农创客带来了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更重要的是带来了观念上的转变。20多年前,大学生务农被认为是没有出路的无奈之举。如今,有想法、有梦想的大学生纷纷转向土地要效益,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一股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