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0日下午,北仑区大&7&街道党工委-宁职院海天学院党总支“头脑风暴”研讨会在宁职院集客创业梦工厂二楼进行。北仑区大&7&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朱朝寅、大&7&街道基层组织建设办公室主任柯儿波、大&7&街道团工委书记明星、大&7&街道横杨社区党委书记郁亚萍、大&7&街道灵峰社区主任史孟艳,宁职院党委委员宣传部长岑咏、海天学院党总支书记裘广宇、海天学院副院长陈子珍、宁职院图书馆馆长戚音、宁职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杨伟超、宁职院产学合作处主任邬学枚等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研讨会上,双方就校地共建多方面工作展开讨论,着眼于长效机制的建立,在扩大合作领域、丰富合作项目、深化合作内涵、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多方面共同进行卓有成效的探索。
在合作形式方面,街道表示将开发相关手机软件,以“线上APP项目+线下实践课堂”形式,通过将工作任务以项目形式与学校社团结合,有效整合利用学校710名党员的丰富资源,为基层社会服务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同时也有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组织协调及创业创新等多方面能力和素质,使得学生得以循序渐进地融入社会。
校方提出学生党员人才的培养及社会服务的项目化对接,通过引入社会资源,与街道和社区共同组建党校服务团队,实现校地党校资源整合共享,同时,将原先学生党员单一的培养方式一分为二,既纳入教学计划,又建立各个党小组、虚拟支部投入社区服务,实现双向监督培养。
在基层党建方面,双方确定每月15日为校地共建活动研讨日,以沙龙、头脑风暴会等形式开展交流沟通,并定制校地共建工作简报,加强地方与学校的密切联系。
在实现文化资源共享共建方面,宁职院图书馆作为多功能文化集聚场所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这一平台,校地双方将在学术和文化交流、志愿者团队建设等方面开展深层次的合作。
研讨会上,双方提出通过社区、企业、学校三方的意见对学生党员的工作表现进行系统全面的评价,“三方考核”的方式获得大家一致认可。校地共同构建的“和”“融”文化理念逐步进入社区和校园,此次研讨会双方还洽谈共同组建教授专家智囊团、志愿服务队、青年社团、“智HUI模客”众创团队,并实现了校地基层团组织团干部的交叉任职,重点将从共建基层组织、共管人员队伍、共育干部人才、共办组织活动四个方面实现基层团组织建设互促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