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普通高中学生志愿者工作问题多多:一是组织涣散,今天是志愿者明天就辞别了;二是很多活动表现出应急性、临时性,时有时无;三是志愿者积极性不高。其中以第三点最为严重。原因主要是普通高中学习压力大,时间紧张,这是当前制约着志愿者工作的重要现实困难。当然,还有学生思想价值观的迷失也是也是重要原因。如何对志愿者进行有效激励和管理这是摆在普高共青团面前的一个重要挑战。
经过长时期的探索,柴桥中学团委在志愿者激励性管理方面获得了一些经验,如注重对志愿者进行情感激励,实实在在的关心爱护志愿者。
关心爱护志愿者首先要尊重志愿者:志愿者有尊重的需要,作为一种践行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这是一种最基本的需要。但是很多团组织没有落实到位,比如组织的活动追求形式和场面,这些单纯追求表面的东西,严重地打击了志愿者的积极性,志愿者希望自己的付出是有意义的,这些无为的消耗是对志愿者的最大不尊重。因此在志愿柴中团委在活动规划上首先自下而上的征求意见,然后重点关注活动实质意义与价值,主张做好事、做实事,不做空事、假事。
关心爱护志愿者其次是在态度上多沟通,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时招集,不需要时忘记”,活动做完后,不闻不问,没有考评倒不重要,关键是没有任何沟通交流,这让志愿者感到自己组织归属感,像是随手可得的工具,很受伤。基于此,柴桥中学团委确立了与保持志愿者的交流与联系的“三个一”机制,每次活动后组织互赏性的考评交流会,每半月组织一次团队活动,每月召开一次全体队员大会,有效的促进了志愿者与管理者的互动,提升了他们的组织归属管和集体荣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