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团区委:“逍遥墨卷,高拥博雅”——国学讲座开讲啦!
浏览次数:192471 作者:镇海团区委 发布时间:2016/10/28 9:18:35
近日,镇海团区委在镇海中学举行“逍遥墨卷,高拥博雅”读书节启动仪式暨《高中生与国学》讲座。
在读书节启动仪式后,清华大学国学院博士后、中央电视台CCTV-6《中国通史》纪录片八集编剧、北京教育学院方麟副教授开设了《高中生与国学》专题讲座。方博士从国学的表现形式,国学的内涵和学习国学的门径等三方面娓娓道来。
方博士以余光中《乡愁》开场,引入国学的氛围,他结合国学经典分析:中国人强调整体、辩证、直觉和类比思维。而这些思维正是我们在读国学时应具备的。例如《相见欢》中的“西楼”这一词,需溯源至五行和五行的对应关系,以求解惑。
随后,方博士向同学们展示了近几年高校自主招生的国学面试题:“老子和孔子有一天打架,你会帮助谁?”“玉皇大帝和如来佛哪个更大?”“《西游记》里有几个妖怪?孙悟空和猪八戒是不是妖怪?”“如果你是法海,会阻挡许仙白娘子的爱情?”“请用三个词概括中国传统文化,并谈谈中国文化如何真正‘走出去’” ……这些问题抛出来以后,一些同学面面相觑。
随着方博士诙谐幽默的言语和脱稿式的古诗文吟诵,同学们逐渐体味了隐藏于这些题目背后的,是对于大家国学素养的考察。正如《孟子·离娄下》“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所言,唯有了解到儒道释的基本观念,加之以孔子和老子等先秦诸子百家不同的观念比较,入史有见识,才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
在讲座互动时间,同学们纷纷提问。讲座最后,在满堂掌声中,“我在哪里,中国就在哪里”这句话再度回荡于耳畔。
方博士勉励同学们成为内有国学、外有西学的新青年!一些同学听讲座后表示,国学素养唯有在“亲近”后,“自饮茶”,方知文化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