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公益素养,推进大学生“公益学堂”深化落实,不断扩大校园公益影响力,11月25日晚,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在NF103举行大学生“公益学堂”公益素养提升专题培训,该校大学生“公益学堂”注册项目负责人及主要成员,校院两级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社联、青年志愿者协会等主要学生干部,全校注册志愿者代表等近400名同学参加了培训。
宁波市红十字会博爱志愿服务队队长、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联络办负责人、资深志愿者张建灵老师为同学们作了《志愿者的自我修养和礼仪》专题讲座。张老师结合自己多年来志愿者服务经历,通过幽默的语言对志愿者在礼仪中应注意的衣着、言谈、举止等方面的细节作了详细阐述,使志愿者较为全面地学到了礼仪相关知识。
随后,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大学生“公益学堂”导师余志伟副教授为同学们作了题为《公益:利他方能利己》的讲座。讲座中,余老师和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对公益的理解以及大学生为什么要做公益的原因,他以自己亲身经历的公益活动为事例,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公益路上的点滴心路历程, 并对今后大学生开展公益活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看法。余老师的讲座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参会的同学纷纷表示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近年来,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行动不断发展,服务的领域不断扩大,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在各种公益活动、赛事、宣传活动中,都有该校志愿者的身影。如:抗台救灾志愿者,2015中国中小企业全球发展论坛志愿者,2013年APEC宁波高官会议志愿者,社区志愿者,环保志愿者等。志愿者行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志愿服务已成为校园新风尚,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
为进一步整合学生公益志愿服务活动资源和品牌,更好地服务青年团员,把公益融入思政教育、文化建设、教学实践和社会服务中,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团委于今年年初印发了《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大学生“公益学堂”实施方案》,对大学生公益学堂的的指导思想、工作内容、年度工作等进行了明确。近一年来,该校团委积极搭建大学生“公益学堂”教育实践平台,开展了大学生公益学堂logo设计大赛,聘请了一批校内外公益事业领域的学者、公益组织负责人、政府民政部门负责人作为“公益导师”, 开展了大学生公益项目策划大赛,优选了“宁波市残疾人电子商务创业策划项目”等43支有特色的公益文化活动项目,对其进行重点支持与资助,开展了“思享会”、公益沙龙、优秀项目推广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举办了大学生公益素养提升系列培训,积极构建培育和传承大爱文化,让爱与责任教育走入校园生活,走进学生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