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慈溪志愿服务工作紧紧围绕党政工作大局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本需求,形成了“党政重视,部门支持,团青推动,公民参与”的志愿服务体系格局。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网上注册志愿者3.5万人,志愿服务队867支,其中,市级专业志愿服务队30支,志愿服务向常态化进一步迈进。
一、完善层级化指导平台。以市级志工委为统领,进一步发挥志愿者协会和志愿者指导中心为两大沟通枢纽的作用,招聘50名骨干志愿者成为管理团队,成立由13个社会公益组织组成的志愿者群友会,构建市级多层级、全方位宣传网络和参与路径;以镇(街道)志工委为补充,重点抓好本地志愿服务工作的规划、指导和协调工作,不断发展壮大城乡基层志愿服务组织网络和项目品牌,助推志愿服务常态化发展。
二、构建实体化阵地平台。建设启用集志愿者注册管理、服务信息发布、服务项目对接、公益项目培训、组织培育孵化、工作宣传展示、志愿者互动交流等七大功能于一体的市级志愿服务指导中心,加快推进社区(村)志愿服务站建设进度,通过完善建设标准、出台星级创建办法、量身定制发展路径,总结提炼出商圈共建等8种建站活站新模式,为志愿服务常态化夯实了组织基础。目前全市已建社区(村)志愿服务站323家,占99.7%,志愿服务基地76个,团中央级七彩小屋2个,宁波市级志愿驿站1个。
三、创设信息化服务平台。改版慈溪志愿服务网,有效搭建志愿服务常态化互动平台,在保留原志愿者网上注册、活动发布、培训学习、招募管理、项目对接等功能外,新增“志愿服务小时银行”板块,建立起志愿服务时间登记、累计、认证等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志愿者星级认证评定和“为奉献者奉献”志愿者互助计划,有效推动了志愿服务工作的常态化、规范化管理。
四、搭建网络化对接平台。全力打造以“慈溪志愿服务网、慈溪志愿者微博、志愿者群友会、移动短信、志愿者微信”为五大载体的综合性志愿服务信息化平台,逐步实现志愿服务对接方式的常态化、信息化。以电子商务平台建设为依托,搭建“易购吧”网上义卖平台,开展“网上爱心义卖”等活动,将碎片化、临时化义卖形式向常态化、持续化模式发展。